王阳明:为人处世“三不管”

Home Forums 05 Day Day UP 王阳明:为人处世“三不管”

  • This topic is empty.
Viewing 1 post (of 1 total)
  • Author
    Posts
  • #1927
    Summa Lai
    Keymaster
      @summa

      王阳明为何能被称为“完人”呢?实在是因为他的学识修养与人格魅力,皆是举世无双,为人处世更是深具大智慧。

      生而为人,难免为“三碗面”所累:人面、情面、场面。

      但王阳明却说:“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

      他接着说:“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久久自然有得力处。”

      为人处世,若是掌握了这“三不管”,真的会自在洒脱许多。

       

      1 不管人非笑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总会有能引起人讥笑的地方:

      比如长相、身材、出身、家境,比如学识、学历、工作、习惯等。

      就连万世师表的孔子也曾被人讥笑。有人看不惯孔子周游列国,于是就说:“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

      孔子淡然回应:“我不敢花言巧语,只是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从卫国离开后,孔子和弟子们流落到郑国,又和弟子走散了。子贡跟一名隐者打听孔子,这位隐者竟然说了一句:“累累然若丧家之犬”。

      常人若得知自己被说成“丧家之犬”,怕是早已火冒三丈,或者自惭形秽。

      然而孔子却说:就是就是,我虽然外貌不似狗,但现在这般情状,也确实挺像丧家之犬的。

      常人面对他人的讥笑,轻则羞愧,以为自己丢了脸,重则发怒,反唇相讥甚至大动干戈。

      其实大可不必,“非笑”无处不在,若每次都要烦恼生气,一辈子岂不是难得安生?

      王阳明说:“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诋斥之。”

      “非笑”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不管人非笑”的从容态度。

      不管人非笑,是因为自我认知清醒透彻,既知道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不足,但又不太过而烦恼。

      不管人非笑,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后,能改变的试着改变,无法改变的就由它去吧,不必徒增烦恼。

      不管人非笑,是对外界纷扰的一种底气,我们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他人而活。我们改变不了他人的眼光,但却能抱持自己的心态。

      不管人非笑,活得自在,活得舒坦,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2 不管人毁谤

      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你做什么,说什么,闲话总会存在。

      若想活出自我,当学会开解自己。

      王阳明的一生,也伴随诸多毁谤。特别是平定宁王叛乱之后,遭受了很多的诽谤和议论,其中很多还是来自与他共事的朝堂之人。

      王阳明很是坦然,他说:“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翁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面对他人的毁谤,在愤怒到极点的时候能够消弭于无形,方是大丈夫所为。

      因此,王阳明提倡“遇谤不辩”,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清者自清”。

      曾经有人拿叔孙武叔诽谤圣人孔子的记载问王阳明:“为什么圣人也避免不了被人诽谤呢?”

      王阳明回答说:“诽谤是外来的,即便是圣人也在所难免。人贵在自我修养,如果确实就是圣贤之人,纵然别人都来诽谤他,也不会对他有任何损害。就好像浮云遮蔽了太阳,浮云如何能损害太阳的光辉呢?如果一个人只是表面端庄,而内心丑恶,即便没有人说他,他的丑恶迟早也会显露出来。”

      《寒山拾得问对录》记载两位高僧的问答,与王阳明“遇谤不辩”有异曲同工之妙。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百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不管人毁谤,是一份坦荡,一份从容,一种胸襟。

      “流言止于智者”,一个人若是行的端坐得正,所有毁谤和非议终会不攻自破。

      对于难听的话,过耳不过心,是做人的大气度和大智慧。

      3 不管人荣辱

      生而为人,恐怕最难跨越的藩篱就是“得失”二字。

      特别是于“名利”一事,得之,深感万幸;失之,捶胸顿足。

      而王阳明则提倡,荣辱得失面前“不动心”。

      年轻时参加科考,曾两次落榜。他的父亲是弘治朝的状元,状元之子接连两次落榜,耻辱不?可王阳明却不以为然,他说,别人以落榜为耻,我以落榜之后动心为耻。

      遭遇朝堂上的打压、排挤,王阳明也丝毫不放在心上,在龙岗书院讲学论道,闲暇之时也种种菜养养花,好不逍遥自在。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琐事,把自己弄得手忙脚乱,夜不能寐。

      细究起来,不过是得失之心太重,荣辱二字看不破。

      其实想想,有才德的人,没有他人赞誉,照样活得亮亮堂堂;没有才德的人,纵然被夸成一朵花,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一个人的好与坏,荣与辱,不在他人的言语目光中,全在自己的修为。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不管人荣辱,才能多几分自在,多几分从容。

      “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学会这“三不管”,为人处世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尺度和余地,面对人生海海,心自从容天地宽。

    Viewing 1 post (of 1 total)
    •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