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俄战争,以及一些中国人的误解

Home Forums 06 网络文摘 日俄战争,以及一些中国人的误解

Tagged: 

  • This topic is empty.
Viewing 1 post (of 1 total)
  • Author
    Posts
  • #580
    Summa Lai
    Keymaster
      @summa

      出自:万维读者网

      http://digest.creaders.net/2020/05/26/2229014.html

      日俄战争是20世纪初亚洲一场大战。中国课本中,这场战争一般被诸如“日俄战争是中国土地上发生的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权益的战争”之类,简单的一句话,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几乎没有详细介绍前因经过后果的,而背景前因及中国人常见的重大误解,恰是本文的课题。

       日俄战争前的国际关系

      (一)“俄军舰占领对马岛事件”与“大津事件”。

      俄罗斯帝国最初是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一带向周边扩张,特别是向西伯利亚和远东扩张而成的跨欧亚的巨大帝国。俄国由于地处寒带,有海的地方都结冰,所以总是梦想拥有不冻港。1861年2月,俄国军舰泼萨德尼克号(Посадник)开到日本的对马岛来,在尾崎港投锚并进行测量,然后开进浅茅湾。当时日本并没有把对马岛向外国开放,对马藩的藩主严正抗议要求该俄军舰立即离开但遭到拒绝,俄军还提出要求补给、酒食、性服务。对马藩又怒又束手无策,紧急向德川幕府汇报,德川幕府却也是束手无策。7月,英国公使向幕府建议,用英舰队的威力迫使俄舰退出,幕府采纳了英公使的建议,最后俄舰在英国威胁下不得不离开了对马。在亚洲已拥有大量殖民地的英国对俄国在远东寻找据点的举动是十分警惕的。

      日俄之间在1891年发生过一件大事。该年5月11日,访日的俄国皇太子尼古拉在大津遇刺。当时日本对远强大于自己的俄国普遍抱有恐惧心理,天皇出面看望尼古拉并谢罪,朝野上下希望严惩凶手,即把凶手处死。但日本的大审院(最高法院)坚持依法审判,认为按照当时刑法规定,对谋杀未遂最多只能判无期徒刑,而没有判死刑的法律根据。政府极力施压想让法院判死刑,但法院顶住了压力,没有判死刑,维护了司法独立。大津事件本身虽然没有明显造成日俄关系恶化,但是俄皇太子右侧头部留下了伤疤,对日本是不会有好感的。

      (二)俄国在远东的南下

      俄国在满洲的两个举动:

      (A)   东清铁路。甲午战争后,1896年6月,日俄签订密约。李鸿章签此约之际受贿50万卢布,加上其后受贿共受贿300万卢布。根据此中俄密约:(a)如日本侵略俄清朝鲜则俄清互助清(b)允许俄建设东清铁路(通过吉林与黑龙江到达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是西伯利亚铁道在满州境内的一条分支线路。

      (B)   俄占满洲全境,不肯撤兵。

      1900北清发生义和团事件。义和团主力在山东,但蔓延到满洲,东清铁路遭到义和团破坏,同时,正在建设中的东清铁路南支线即南满铁路亦遭到破坏,沙皇以护铁路为名向满洲出兵15万。

      八国联军进北京平定义和团后,俄占领满洲几乎全境。清为收复满洲,清俄1902年4月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俄军在十八个月內,以每六个月为一期,分三期,全数撤离俄军交还山海关、营口和新民厅延线铁路后由清政府给予“赔偿”),围绕俄撤军,大清欲通过给华俄道胜银行特权达到使俄早日撤军的目的,英国认为超出辛丑条约对俄赔款部分,表示不同意;主张机会均等的美国亦强烈反对;日本态度比英国还温和,只要俄撤军即可。当然,俄长期驻留满洲对日本是巨大威胁,南下会顺便东进。

      1903年4月8日为第2期撤兵的最后期限,俄不履行,提出7项追加条件想控制满蒙:

      1.  俄返还给大清的一切土地,特别是营口及辽河流域,无论任何情况均不得转让或租借给他国。

      2.  改变蒙古的政治组织形式。

      3.  未经预告俄国,大清不得在满洲新开港口,不允许外国设领事。

      4.  大清雇佣的外国人的权力不得涵盖包括直隶省在内的北部地区,如需外国人管理,则给俄国人管理,矿山业务雇佣外国人之际,满洲与蒙古必须雇佣俄国技术人员。

      5.  俄国开通北京营口之间的电信线路并维持。

      6.  俄国退还营口税関之后存入华俄道胜银行

      7.  満洲占領期间俄国人及俄国企业获得的权利在撤兵后仍有效,设立营口检疫局,海关长官和医师雇佣俄国人。

      俄国不履行撤兵条约,引起英美日不满。大清求各国斡旋,但欧美各国均不肯出兵。

      (三)俄的南下加东进

       1903年5月,俄军跨过鸭绿江进入龙岩浦建立军事据点。10月3日,俄对日提出,朝鲜半岛北纬39度线以北地区中立化非军事化。俄军此举对于日本来说,是日俄战争不得不打的关键。

      围绕朝鲜半岛,1894-1895日清战争(甲午战争)争夺朝鲜半岛主导权。大清被淘汰出局,日本虽然胜利,但并未完全控制半岛,半岛在日俄间摇摆。亲日派与亲俄派斗争激烈,1895年闵妃被杀,高宗把王室搬到俄国领事馆。1897年李氏朝鲜改称“大韩帝国“,开始走亲俄路线。如果朝鲜半岛走亲俄路线,那么日本在俄国东进大计中也就岌岌可危了。

       本来不想打仗的日本

      面对强大俄国南下,日本希望与俄国达成和平协议。日本的底线是,俄占满洲也就算了,忍了,但是俄国不要进入朝鲜半岛,否则日本要完了。

      1901年桂太郎内閣,1901年11月至翌年1月,元老伊藤博文巡防欧洲各国之际,重点在于访俄,计划与俄达成妥协。

      具有“光荣的孤立”传统的英国向来不与他国结盟。但眼看日俄可能达成妥协,英国备受冲击,于是决定与日本结盟。英国王室与俄国沙皇家是亲戚,尼古拉二世与乔治五世是表兄弟。但英国与俄国却是世仇。英国需要在远东遏制俄国的东进,这与日本具有利益上的一致。

      Capture.PNG

      ▲尼古拉二世(左)与英约克公爵(后英王乔治五世)(右)是亲表兄弟,容貌酷似。The Harmsworth London Magazine1898年1月号。尼古拉二世就是当皇太子时访日遇刺的那位帅哥。

      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下的俄国与英法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之间发生战争,英俄长期对立。世界第一强国与一个东方小国结盟,迅速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

      1902年英日同盟,日本增加了外交交涉的底气,但依然不想打仗。此时期的军事力量的扩大是以遏制力为主要目的。

      1903年6月23日,元老伊藤博文在御前会议上发言说 “对俄国,承认其在满洲的优先权,但在朝鲜应排除万难,不能让步”(“满韩交换论”)。即,伊藤博文其实是主和派。但沙皇俄国宫廷派对日强硬,俄军跨国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满韩交换论”受挫。

       日俄力量对比

      日本不想积极打日俄战争,是因为日俄之间在人口资源国土上有巨大的实力的差距。日俄战争双方对比:

       

      Capture.PNG

      即便死亡同样的人数,日本的损失其实是更大的。因为日本已经在每一个国民身上投入了很大的教育投资,士兵都受过义务教育。而俄国对国民几乎没有教育投资,士兵几乎都是文盲。日本平时和平,不养那么多士兵,战时才征兵,所以需要招人90万。而沙皇俄国是个军事帝国,平时就养那么多士兵,随时打仗。

      战争是残忍的,胜利者也一样代价惨重。日本打这场战争,国内还算是团结一致的,而俄国却引发了内乱,沙皇统治开始出现危机,直至后来的俄国革命。

      Capture.PNG

      ▲沙皇俄国最盛期的版图,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边上缩着的日本显得非常小。

       战争与外交

      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外交大臣是小村寿太郎。

      小村是下级武士家庭出身,家境并不好,但是成绩优异,他在日本受的高等教育是东京大学前身的“开成学校“法学部,因学业优秀,1875年被选入第一批日本文部省赴美留学生,进入哈佛大学法学院。小村十几岁就爱学英语,经常找外国人聊英语。他在美国5年把英语练得很出色,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他经常把喜欢的文章全部背下来。小村和同学讨论法律时逻辑性好,同学们都挺喜欢这个东方小个子同学,见面都会摘下帽子彼此致礼。比小村晚一年进入哈佛有一个叫做金子坚太郎的日本学生。金子有个私交较好的同学叫西奥多罗斯福。

      Capture.PNG

      ▲留学哈佛之时的小村寿太郎(22岁)

      1904年2月,日俄相互宣战后,日本就开始对欧美展开积极的外交交涉。在开战前,日本就想着国力悬殊,虽然不得不打,但是打了以后如何收场,得在外交上留后路,所以开战前就很注意外交上的准备。开打后,日本外交官约见英美外交官,美日约定:日本承认美国对菲律宾的利益,美国承认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利益。英日同盟强化,约定:日本承认英国在印度与大清的利益,英国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也就是说,日本在开战前后的外交交涉中,与英美谈的皆是要求承认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利益。

      充当调停的美国,表面是中立的,但实际是偏向日本一方的。美国人除了借钱给日本外,战争还在打,美国就悄悄对日本说,为了谈判中割地的有利地位,在满洲以外日本可以占一块地,比如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于是很快出兵击退了萨哈林岛的俄军,后来果然从俄国得到割地南萨哈林岛。

      时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和日本负责对美沟通的金子坚太郎有良好的私人友谊,西奥多罗斯福约见金子远远频繁与约见俄国代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之间签订的善后条约《朴次茅斯条约》后,为表达对美国的感谢,金子坚太郎还向朴次茅斯所在的州捐了一万美金。而西奥多罗斯福则因调停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不过,西奥多罗斯福离和平主义者也有点远,他是美国历来印第安人灭绝政策的支持者。当初他为日本战胜俄国而表达激动喜悦是真,大赞新渡戸稲造的著书《武士道》也是真,但他并非亲日派,细品日本对俄取得胜利的事情,知道了黄种人竟然也有这样敢打敢拼的,他感觉美国殖民地菲律宾会受到威胁,1920年美国的排日运动的源头也是起始于他。

       中国人的两个误解

      一,日俄战争目的是日本想占领满洲?朴次茅斯条约未得到割地满洲而不满?

      中国人历史学者萧功秦在他的文章《两次中日战争的历史启示》中说:“美国认为,打仗是日俄自己的事,土地是中国的,日本不能染指,土地应该还给中国,日本不得不答应了。他们心里极度不平衡。参加朴茨茅斯条约签订的日本外交官回到国内,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连家里的房子都被人烧了。按照原来日本的意图,东北原来已经是俄国的,现在日本胜利了,就应该是日本的殖民地,但是日本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这是萧先生的误解。日本打日俄战争的战略目标,自始自终就没有想把满洲占为己有,没有任何历史资料证明美国在交涉中如此警告日本关于满洲土地归属的问题。日本的战略目标在战争发生前的交涉中直至战争结束,所有外交中都是明确向各国主张自己对朝鲜半岛的殖民权益。

      日本民众抗议和谈结果而发生打砸烧事件,这是事实。不过,民众抗议的理由是日本没有向俄国要到战争赔款。按照当时的国际规则,战败国割地赔款是常见的。为了打日俄战争,日本民众负担很重,战争费用约20亿日元,相当于5-7年财政收入,这个负担几乎让日本财政崩溃。民众期待政府在谈判中获得战争赔款,结果俄国说要钱没有(真没钱了,俄国内部发生了动乱,沙皇统治已经发生动摇),要么日本继续打。但是日本确实打不动了。日本政府讨不到战争赔款,日本民众觉得政府软弱,民愤难平,于是发生了打砸烧抗议活动,史称“日比谷打砸烧事件”

      顺便,为了打仗日本不得不加税,不但提高所得税,还把烟草与盐弄成政府专卖。当时纳税满10日元就有选举权,本来有选举权的人是76万人,加税后有选举权的人增加到158万人,新的阶层加入到国家政治生活中。这个影响是很大的。

      “日比谷打砸烧事件”是日本近代史上一个很重要的事件,民众抗议的口号、目标,民愤的原因,这些都不是秘密。一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之间是可能有密约的,一个私人与另一个人也可能有密约,不公开别人就不知道。但群众抗议事件的原因和理由不是秘密,当时的报道是海量的,教科书里也是如实记载的,各种研究资料也是海量的,未见有一个说成民众抗议理由是因为没把满洲占为己有。

      历史学教授的误解,误人子弟,因而后果特别严重。同一段历史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评价或解释(比如美国独立战争在美国和在英国课本中就有不同的解释),但对基本的历史事实(群众运动/暴动的口号主张)的事实认定,这样的谬误很难被容忍。文科类上,中国常识与世界常识的断裂,常常无法接续。

      二,大清的态度和立场,大清是不情愿的吗?

      有人说,日本跑中国来打仗了,经过中国同意了吗?大清邀请日本来打仗了吗?大清表面是中立态度,但实际是支持日本。首先大清从没有抗议过日本为打日俄战争而出兵满洲的行为。

      日军登陆战煤炭供应走卒运送皆是大清协助。大清有具体的军事协助行为:大清从北洋督练所选拔出吴佩孚、孟恩远等16名青年军人加入“倭人侦探队”,还与日方情报人员组成“中日混合侦探谍报队”前往烟台接受日本方训练,后到旅顺大连等地化装成平民刺探俄军情报。机智的吴佩孚还建议用多条普通渔船日夜不停对俄军舰进行骚扰和试探,并趁机混入情报船等,建议被日军采纳。吴佩孚还为此被俄军逮捕但逃脱。吴佩孚因有功而获得日本颁发的“单光旭日勋章”,同时吴佩孚在清军中也被提升为第11标第1营督队官。

      “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是事实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事实。日本海、朝中之间海域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战,日军也有登陆朝鲜半岛及萨哈林岛,满洲只是陆地战役发生主要地点。决定日本命运的关键性战役不是陆战而是海战,被称为“皇国兴废在此一战”的决定性战役是日联合舰队vs俄波罗的海舰队在日本海的海战,英文叫做“Battle of Tsushima”(“对马海战”,对马是日本地名)。

      1904年2月日俄战争开打,5月13日大清的庆亲王就对外披露了《日俄密约》,称日俄密约损害大清利益,并废除了该密约。这个举动的用意是很明显的,那就是表示站队。

      俄军霸占在满洲不走,按理应该由大清自己流血保卫自己的国土。俄军跨国鸭绿江进入朝鲜半岛,按理应该由大韩帝国自己流血保卫国土。但是大清和大韩帝国都没有这个能力。而美国英国等其他国家因为地理遥远,对自己构成不了现实的威胁,主张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的美国也只是口头抗议,并不愿意为保卫满洲而流血。而对日本来说,朝鲜半岛如果陷落,那是唇亡齿寒,接下来就该日本被赶下海喂鱼了。所以在日本人的认识中,日俄战争是日本的一种自卫。

      从日本的角度来说,日本付出了10万青年的生命,花了20亿日元,打赢了这场战争。而从大清的角度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日本的力量,回收满洲全境后,通过签《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给日本一些移民满洲的利益,加上铁路沿线驻兵防匪寇防俄国卷土重来。中日共同建设满洲,防止俄国再来,这对中日是双赢的事情。完全免费的雇佣兵是世界上没有的,如果没有少量驻军,俄国显然是要卷土重来的,那10万日本人就白死了。

      铁路沿线驻兵并非一开始就是关东军。很多人不清楚关东军出现的时间。关东军不是1905年日俄战争后成立的,而是1919年赤俄第三国际(1919-1943))成立后,赤俄加强了对亚洲和欧洲各国赤化,中G日共各国拱铲谠相继成立,危机感强的日本对此种变化是非常敏感的,作为应对,日本才把铁路守护部队改编扩充成关东军。当然,这种变化,在现代中国人口中,是绝口不提赤俄的赤化输出革命的举措的,而只说成是日本军国主义野心膨胀,到处挑事。日本所谓的军国主义,其实是反革命。日俄战争时期日本并没有什么军国主义,但是俄国一出现革命,日本马上就是坚定的反革命。革命者的后代及其支持者眼里,反革命当然是最坏的,这是符合逻辑与感情的。

    Viewing 1 post (of 1 total)
    •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