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刊登了题为《对待洋文化,抵制有何用》的文章,笔者对此观点十分认同,对待洋文化,盲目抵制确实收效甚微。但是笔者认为,“发挥我们文化的优势部分与对方PK”,这种把中西文化摆在对立位置上的态度并不可取。
现在流行一种观点,认为若要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必须抵御外来文化的侵蚀。也正是基于此,之前曾有专家建议,增加清明、端午、中秋等为法定节日,目的是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作用,使之“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此种种,似乎大有与“洋节”抗衡之势。出现这样的现象,根本的原因在于这样的思想观念确实有一定的“民意基础”。长期以来,或者说近百年来,我们都有一个梦想,翘首期盼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尤其是近一个时期,无论是“废除中医”还是“更改龙图腾”,也不管是拔高民族传统节日还是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都是围绕了这样一个主题。人们关心民族文化的兴衰,关心强国的“软实力”,从这个角度看,两者从本质上没有根本的对立,关键在于人为拔高或贬低自己的文化内涵,都有悖于文化的发展规律。
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文化交流越是频繁,我们的视野越是开阔,我们的文化越是具有生命力。400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后,所传递给我们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理念。是他用《坤舆万国图》让中国人大开了眼界,破除了天圆地方的祖传谬见,还培养了徐光启等优秀的科学家,与他们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等著作,为中国的近代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我们现在熟悉的很多民族文化的载体其实都是舶来品,如琵琶、胡琴等等。这些外来的文化载体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恰恰相反,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再看当今世界,我们会发现越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也越是明显。2006年春节期间,英国许多城市举办了大型的“中国年”庆典活动,金发碧眼的英国人学着中国人的样子穿唐装、放鞭炮、舞龙舞狮;作为欧洲文化中心的法国巴黎,更是文化包容的典范,在那里,没有人会担心中国的春节与大红灯笼高高挂会动摇他们的文化根基;在美国的一些州,春节已经变成了法定假日。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外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完全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如果一个经济高度发展的中国要搞中西文化的对立,这显然是有违时代潮流的。
其实,洋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果。很多商家张开臂膀拥抱“洋节”完全是商业利益刺激的结果。相反,很难想象温饱还很成问题的贫困地区也会庆祝圣诞。还是鲁迅说得好:“汉唐虽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绝不介怀。”汉朝和唐朝的人们具有高度的民族自信心,对于外来文化一概不拒,并大胆吸收采用,因此才造就了无比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的古代先民尚且如此,难道对洋文化不分好坏,一律予以对抗,应该是大国国民的正常心态吗?